农具传承-传统农具的研究价值
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农具传承,以及传统农具的研究价值涉及的相关信息,愿对你有所帮助。
文章信息一览:
- 1、图说中国传统农具目录
- 2、老人临终前写了梨耙是什么意思
- 3、擂臼是什么意思?
- 4、牛轭农具
图说中国传统农具目录
针对北方旱地的特定需求,一系列农具如旱地犁、耙、耱、碌碡等应运而生,这些工具在翻土、开地、粉碎土块、松土保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播种耧车、砘车等农具的使用,进一步提高了播种与施肥的效率。
古代的农具有:耒耜、犁、锄、石斧和耧(lóu)车:耒耜(lěi sì)最原始农具是木质的耒耜。耒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,它是从***集经济时期挖掘植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。在尖木棍下端安一横木便于脚踏,使之容易入土,这便是单尖耒。后来衍生出双尖耒,提高了挖土的功效。
图书《中国传统农具》由学苑出版社于2009年2月1日出版,***用平装形式,共有276页。图书使用简体中文作为正文语言,开本为16开,ISBN号为7507728129和***87507728125,条形码同样为***87507728125。图书的尺寸为26 x 17 x 8 cm,重量为481 g。
耧(lóu)也叫“耧车、“耧犁”、“耙耧”。旧时中国农具名。是一种畜力条播机。西汉赵过作耧,已有两千多年历史。由耧架、耧斗、耧腿、耧铲等构成。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,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。可播大麦、小麦、大豆、高粱等。
老人临终前写了梨耙是什么意思
1、释义 “犁”【lí 】耕地的农具。用犁耕:用新式犁~地 “耙”有两个读音,【bà】和【pá】“耙”【bà】:用来把土块弄碎、弄平的农具:钉齿~,圆盘~ 用耙弄碎土块:地已经~过了 “耙”【pá】:聚拢谷物或平土地的用具。
2、犁耙是一个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工具,其读音为【lí bà】。犁是一种专门用于耕地的农具,拼音为【lí】,主要用于翻耕土地,如说“用新式犁犁地”。而“耙”这个词有两个读音,【bà】和【pá】。读【bà】时,它是一种农具,用于破碎和平整土壤,如钉齿耙和圆盘耙。
3、犁耙是一种农具,用于耕地。它的读音是[lí bà]。犁耙的作用是将土块弄碎和平整。在农业耕作中,犁耙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。例如,地已经耙过了,意味着土地已经被用耙子弄碎和平整过了。此外,耙子还有其他用途,如聚拢谷物或平土地。
4、犁作为名词,指的是用来翻土的各种农具,它们可以通过畜力或机器(如拖拉机)来进行牵引,例如:扶犁、犁地。作为动词时,犁的意思是耕地。耙子,作为名词,指的是用来平整土地或收集散落物品的工具,如:耙子、粪耙。
5、名词,指两种农业用具,是犁与耙的合称。两种农具的作用是农业种田时先把硬结的土壤用犁耕一下,再用耙弄平整,一起完成后才可以播种。
6、犁床用来支撑和固定犁头,犁把供人握住以控制犁的方向和深度。 耙则是用来碎土和平地的工具,其形状类似于耙子。 耙用来在犁耕后将土地表面碎平,以便播种和耕作。 犁耙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擂臼是什么意思?
擂臼是什么意思?擂臼是一种传统的农具,用于将粮食磨成粉。擂臼由两个部分组成,一个是擂杵,另一个是臼。在传统的农村生活中,擂臼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,它是农村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。其次,擂臼也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。在古老的历史中,擂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,人们在生活中都需要它。
你好,这个东西云南方言叫“擂臼”,是用于捣碎食物用的。
擂辣椒的工具通常被称为“擂杵”或“擂臼”,这是一种传统的厨房用具,主要用于研磨、捣碎食材。在制作辣椒酱、蒜泥等调料时,擂杵能够将辣椒和其他配料研磨成细腻的糊状物,使调料的味道更加浓郁,口感更加细腻。
潮汕舂米是潮汕地区的一项传统习俗。它指的是用一种叫作“擂臼”的工具舂米,让米粒变得更加细小,更加易于加工和食用。潮汕舂米最初起源于农村地区,当时的人们常常用这种方式来制作米饭、米粉和米浆等食品。如今,虽然潮汕地区已经逐渐城市化,但潮汕舂米的传统依然保留,并且成为了当地习俗文化的一部分。
不落巢(窠)臼:比喻文学作品等不落俗套,有独创性。“窠臼”本指鸟兽的窝和舂米工具,比喻老套子、旧格式。“窠”读kē,不能读成cháo或写作“巢”。3 烩(脍)炙人口:意为“美味的食品***爱吃”,比喻优秀的文艺作品,***赞美和传诵。“脍”指切细的肉,“炙”指烤熟的肉。
牛轭农具
套在牛背身上犁地的叫牛轭。牛轭,又叫牛梭子,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,是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,与犁铧配套使用。牛轭状如“人”字形,约半米长,两棱。简陋的牛轭一般用“人”字形的树杈做成,也有找木匠制作,需要挖榫眼凿洞眼,契合比较牢固。
牛轭,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,是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,与犁铧配套使用。牛轭状如“人”字形,约半米长,两棱。简陋的牛轭一般用“人”字形的树杈做成,也有找木匠制作,需要挖榫眼凿洞眼,契合比较牢固。
耕牛脖子上悬挂的木制部件称为牛轭,它的形状呈“V”字形。牛轭是农作劳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,它能够让牛在劳作时有效地传递力量,用于拖拉各种重物。通常情况下,牛轭是由天然树木制成的,选择一个自然的“V”字形树干,经过简单加工即可使用,这样的设计不仅坚固耐用,而且造型美观,非常实用。
牛轭,又称为牛梭子,是一种在耕作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,是与犁铧配套使用的农具。它的形状类似“人”字,长度约为半米,通常具有两个棱角。简陋的牛轭往往由“人”字形的树杈制成,也有找木匠专门制作的,需要挖榫眼凿洞眼,确保契合更加牢固。
关于农具传承,以及传统农具的研究价值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-
上一篇
恒信裕五金-恒信贵金属电话 -
下一篇
农具制作粘土-农具制作粘土教程